新聞內容

從世主妙嚴品看教育一一主河神之五

發布日期 : 2016-02-05 13:52:24

從世主妙嚴品看教育一一主河神之五

 

表單的底部

 

長行:

 

普救護眾生主河神,得於一切含識中恆起無惱害慈解脫門。

 

偈誦:

 

佛昔修習菩提行,為利眾生無量劫;是故光明遍世間,護神憶念生歡喜。

 

 「普救護眾生主河神,得於一切含識中恆起無惱害慈解脫門」這句,清涼大師註解很簡單,只說:『拯「救」漂溺。』而這一句「普救護眾生主河神」所發的願中之:「得於一切含識中恆起無惱害慈解脫門」。『一切含識』根據四十華嚴卷二(大一○‧六七○中),有:「普轉妙法輪,利益諸含識。」所謂「一切含識」指的是有「心識」之有情眾生,用現代的話來說,即指一切生物。有時又稱作含靈、含生、含類、含情、稟識。以一切眾生皆有心識,故稱含識,所以在這裡總攝六道之有情眾生。「恆起無惱害慈」,也就是面對一切有情眾生,身、口、意的造作,永遠是「無惱害」的『慈』。我們知道彌勒菩薩稱為『慈氏』,也就是這彌勒菩薩「笑口常開」,讓眾生「皆大歡喜」,這種教誨,對我們台灣現前的社會是最需要的了,您看,每一次選舉,政黨惡鬥,政治人物無所不用其極的『挖』人隱私,把人家的祖宗七代,都要拿出來鞭屍一番;政客嘴巴說的「仁、義、禮、智」,暗地裡做的都是「男盜女娼」,儘做的是『教壞嬰仔大小』……所以這二十多年來,很多人聽到選舉,那真是厭煩到極點。所以讀到這『恆起無惱害慈』的感觸特別深。因此朝野人事,真的『愛台灣』的話,首要做的是透過立法,禁止在選舉時使用『攻擊謾罵』的語言,提出真正福國利民的『政策』,這才是真正的慈悲心。菩薩示現『恆起無惱害慈』,我們要學習,我們起心動念,言語造作要與慈悲相應。別人毀謗我、侮辱我、陷害我,我們沒有絲毫不善的念頭,絕對沒有報復這種念頭,我也沒有「辯白」「解釋」的念頭。因為這就是「普救護眾生主河神」所教導我們的重點。

 

 有了這願力,「普救護眾生主河神」也做到了,他的讚頌是:「佛昔修習菩提行,為利眾生無量劫,是故光明遍世間,護神憶念生歡喜。」我們要:「於一切眾生中,恆起無惱害慈」。這『無惱害慈』就必須真正給予一切眾生「離苦得樂」,『害』就是傷害他人,傷害他人最嚴重的就是『殺』,這大家都懂;『盜』,也就是沒有經過他人的允許,侵犯了他人的權益,其他的「淫妄酒」也都會「惱害」他人,傷害自己。因此『無惱害慈』,也就是消極方面,戒律守好;積極方面,更要給予眾生快樂,這也就是饒裕一切有情的菩薩心腸,才叫做『慈』。可見消極方面從「不殺生」做起,積極方面更能行菩薩道。可見「普救護眾生主河神」的修學,是本著「普救護」的精神,也就是以大慈悲心,於一切眾生恆起無惱害,「恆」是沒有間斷,一切時、一切處,言行舉止都「不惱害眾生」。那上求佛道,就要學習『佛昔修習菩提行,為利眾生無量劫,是故光明遍世間』;有了功夫,才能「於一切眾生中,恆起無惱害慈」,這就是『普救護眾生』下化眾生的要領。所謂「佛昔修習菩提行」,我們學佛,就要先學佛陀他老人家修行的態度,也就是要學「為利眾生無量劫」,也就是說學習是要利益眾生,而不是為了個人的功名利祿,這種學習的精神與態度太重要了。而且修習菩提行的時間,要歷經『無量劫』,千萬不能如現在的人學佛,學佛一年,佛在眼前;學佛二年,佛在天邊;等到學佛三年,佛早已跑到九霄雲外了。「學習」,要如《論語》上說的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。」經典課誦一次,有一次的心得;課誦十年、二十年,那真是法喜充滿,有一天明心見性了,身口意的造作,都是智慧的流露,這就是「普救護眾生主河神」的心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