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世主妙嚴品看教育一一主河神之一
表單的頂端
表單的底部
長行:
復次普發迅流主河神,得普雨無邊法雨解脫門。
偈誦:
爾時普發迅流主河神承佛威力,普觀一切主河神眾,而說頌言:
如來往昔為眾生 修治法海無邊行 譬如霈澤清炎暑 普滅眾生煩惱熱。
上一講次,談到「主海神」。我們說過「海」,深廣無限,無量無邊。在地球上,所有的大大小小的河流,最後都是注入大海,所以海,是水的匯集處。而『水』經過陽光蒸發(暖、火),形成水蒸氣,融入我們呼吸的空氣與陽光中,成為我們生命的本源之一。而環繞在我們大氣層中的水蒸氣,遇冷又形成水,有的滲入大地之中,有的在地表上結冰或是成為水流,匯集成『河』。隨著地球上大大小小的河流流入大海。而江河流經的地方,孕育了所有的生命,也將流經的所有的物質不管是好的,不好的,都『平等』的帶入海洋,好的如玉石等人間寶貝,而不好的如人類以及很多生物的排泄物,也排入大海中,而這些又開展了我們人類至今所不知的海洋世界的種種資糧。同時,我們地球上的『地、水、火、風』的不同結構,所形成的情與無情的『世間』,在陽光的照射下,水會便成水蒸氣,但是『鹽分』卻留下來了,所以我們流出來的汗,停一些時間就鹹鹹的。因此地上的風,化堅硬的岩石,經過風吹雨打,就被「水流」不停的把原時鐘的各種礦物,如金、銀等礦產,也分別的帶到水中;而鹽份,更帶到海裡,加上海床等的作用,所以海水是鹹的。而海洋的水,水位一天有兩次規則變化,這種“低潮”和“滿潮”現象,使海水進行著整體大規模流動,就引發了低潮和滿潮的力量,稱為“生潮力”,這生潮力是“月球、太陽等天體,與地球位置關係,隨地球自轉、公轉發生變化”而引起,可見地、水、火、風這些微塵,它的排列組合,隨著宇宙的運轉力,不斷的循環。
地球上所有的「水分」從水滴,不斷的累積,等到「水到渠成」,形成大大小小的河流。例如台北、桃園的盆地水,注入大漢溪,新店溪,而北台灣的水則注入基隆河,最後在社子島「匯合」,形成淡水河 ,再注入大海。而這些溪流,又不曉得有多少大大小小的河流,分別形成這些「重要」的江河,所以海,是水的匯集處。而『水』能滋潤眾生,是靠大大小小的河流,來讓人民取水洗衣、煮飯、灌溉農作物以及行船來輸送「貨物」。因此河神、海神都是屬於龍王所管轄的,但「海龍王」與普羅大眾的關係就遠一點,而『河神』,人民就暱稱為『河伯』,好像就是我們家的叔叔伯伯一樣,非常親。在中國民間,龍「行成雨法」,這是指河神、海神,可以「呼風喚雨」,同樣的本經的『主河神』,也是表主管雨量的多少以及在甚麼時間地點,能『普降甘霖』,來滋潤眾生。雨,是大地所有生物不能缺少的,但雨量要適中,雨水太多、或者太少,都會造成災害,例如阿拉伯半島四周也是海洋,但是沙漠地區就沒有縱橫交錯的河流,來普遍的灌溉一切的作物。大地上雨水太多造成水災,許許多多的農作物、樹木花草都被淹沒,動物也逃不過劫難;如果雨水太少,就變成乾旱,所以一定要普遍,適中,恰到好處,這樣所有的眾生,就能夠得到真實的利益,這就是『主河神』。經文第一句:
「復次,普發迅流主河神,得普雨無邊法雨解脫門」這句,清涼大師註解說:『行成「雨」「法」,若霈然洪霔;滅「惑」生德,若懸「河」「迅流」。無所滯礙。』也就是說,江河之水,霈然洪霔;這表的是滅「惑」生德,若懸「河」之「迅流」,無所滯礙。同時,也表潤益群品,在生死瀑「流」,拯彼漂溺。我們之前曾引【莊子.秋水篇】,文中說:「秋水時至,百川灌河。涇流之大,兩涘(音ㄙˋ,水邊﹑岸邊)渚(音ㄓㄨˇ,小洲,水中的小陸地)涯之間,不辯牛馬。可見,這涇流之大,真是廣大到穿過水面沙洲到對岸的牛羊都分不清楚。曹值的洛神賦上說:「馮夷鳴鼓,如媧清歌。」也就是河伯的流水聲,一如擂鼓般的,也如同女媧的清歌,動人心弦。可見,佛在這大經上,將「如來的大法」,比喻作『河』,佛法利益一切眾生,像江河流注一樣;但河流也能「堵塞」,會造成洪水之災害,氾濫的時候,許許多多眾生被河水淹死,所以佛又把水比作「生死瀑流」,我們的生命,一如生死大海,在生死大海裡面漂流,必須由「主河神」,如「龍王」般的透過千變萬化,給予救度六道眾生,針對這些根性不一的眾生在水死輪迴,『普雨無邊法雨』,這就是「普發迅流主河神」給我們的『普雨無邊法雨解脫門』之大願。
【爾時普發迅流主河神,承佛威力,普觀一切主河神眾而說頌言。】這一句,也就是代表所有的「主河神」,必須具足『普發迅流』這精神,才能『普遍』的利益一切眾生、『即時』的利益一切眾生。因而有
承佛威力,普觀一切主河神眾而說頌言:
承佛威力,我常說人的能力相當有限,因為人就是具備這「五蘊假身」,所以連老子都感嘆的說:「人之患,在於有身」,所以為人處事經常是情緒不已,總會覆蓋我們的佛性,讓我們的良知良能這種『根本智』發不出來。因此,處處要淘空自己,懂得「謙沖自牧」,這種感恩的心,報告修行的要領與心得,才能與諸佛相應。「普發迅流主河神」是所有的「主河神」的上首,也就是要真正的利益一切眾生,就是要『普發迅流』,才能落實。例如今天經濟很不景氣,很多弱勢的家庭,生活經常落入困境;眼看著「人家」已經快餓死了,政府的社會福利之救濟金,還必須依照「法定的程序」來申請,那根本是緩不濟急,所以主河神的總原則是:『普發迅流』。那底下的十尊「主河神」之偈誦,是每一尊「主河神」各有個的修行要領與心得,我們就一尊一尊的探討下去:
「如來往昔為眾生,修治法海無邊行,譬如霈澤清炎暑,普滅眾生煩惱熱。」 這一首是普發迅流主河神的讚頌,也是他老人家修學的報告。前面我們曾經說過修的法門,是:「普雨無邊法雨解脫門」。這個意思是我們的生命,不管是分段生死所需之粗、或細之搏食,觸食,意思食,識食;還是變異生死等,諸無漏有分別業,由所知障緣助勢力,所感殊勝細異熟果之悲願力改轉身命無定齊限之深妙法,都是『普雨無邊法雨解脫門』。所以說,濟助在世間的一切有情,生活所需「搏食,觸食,意思食,識食」,以及佛法等深妙法,這都是由「主河神」,如「龍王」般的透過千變萬化,給予救度六凡、四聖等十法界,針對這些根性不一的眾生在水死輪迴,要『普雨無邊法雨』,這就要如「如來往昔為眾生,修治法海無邊行」,一如「龍王」般的千變萬化,給予『霈澤清炎暑』,這就是是「普發迅流主河神」給我們的『普雨無邊法雨解脫門』之報告。『普雨無邊法雨解脫門』簡單的說是弘法利生,也就是「六度萬行」。第一個要布施,財施、法施、無畏施,這我們都說過了,但初地以上的菩薩,他們真正的需要是甚麼?我們還沒證得,當然不知道。不過我們從經典的介紹來說,我們一定要『修治法海無邊行』,「修」是修正,「治」是對治,我們知道諸佛如來的煩惱、習氣早就斷得乾乾淨淨,圓成佛道了。但是為了救度眾生,了知九法界眾生的煩惱習氣沒有斷盡,六道中的煩惱真是圓滿具足,一品煩惱都沒有斷。而四聖法界的「智正覺世間」,見思煩惱斷了,塵沙煩惱也斷了若干品,如果把塵沙煩惱斷盡,就超越十法界,這才是契入一真法界,《華嚴經》上說:「破一品無明,證一分法身」。無明煩惱斷盡了,到等覺菩薩,破四十品無明,還有最後一品的「生相無明」破了,才是『妙覺菩薩』。由此可知,世尊示現在法界當中,不但示現在十法界,也示現在一真法界。為我們做出,也就是示現:「修正、對治」煩惱習氣。有了這個功夫,才能普發迅流的『霈澤清炎暑』;可見要『普遍』的利益一切眾生、『即時』的利益一切眾生,首要的條件是給予『霈澤清炎暑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