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內容

八卦山上有大佛

發布日期 : 2013-12-22 21:47:16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

     八卦山,是青翠的,蒼鬱的;是雄偉的,俊秀的。火紅的泥砂,長著茂密的相思樹林,偶而,有幾簇翠竹,點綴其中。它,靜靜的沈睡在中央山脈與嘉南平原的稻田之第一座小山丘之間,海拔不高,可也亭亭玉立,拉拔出他獨具的雄偉俊秀的靈姿。倘佯其中,不醉也難。它雖不高,但是孕育出一片翠綠,哺育無盡的生命,開展出彰化人的驕傲,就好像山上大佛,永遠是那麼滿足的,在微笑。

談起八卦山,原名稱為「 寮望山」或叫「望寮山」,因為當時的滿清統治腐敗,人民生活艱困,而有「天地會」組織,來反抗清廷。而天地會底下,又領有「八卦會」等支會,活動範圍就是以現在的八卦山為主要活動地區,所以這片丘陵,就稱為八卦山。

八卦山山上的大佛,自底下的蓮花座至佛頂,計有七丈二尺之高,所以曾號稱亞洲第一大佛。它,建造始於民國四十三年間,也就是當年台灣『齋教』的善化堂堂主世溪松等人,發起籌建始建於民國四十三年。『齋教』,屬於閩南地區之「佛教」的一種「在家居士」清修的團體。工程進行至民國四十八年八月,因遭逢八七水災,被迫暫時停工。到了民國四十九年五月才繼續興工,而於民國五十年五月正式竣工。

四十九年五月繼續興工的那一年,我讀初中,學校要我們參加在八卦山上舉行的「露營」之童子軍訓練,我那一組剛好被安排在大佛像旁,一片相思林下扎營,跟「大佛」一齊生活了三天兩夜,讓我此後的人生,學佛與童子軍活動,奠下了「深厚的因緣」。

當時,我們瞞著老師,偷偷的沿著還在施工的鷹架,由大佛的蓮花座爬上,爬到佛頂,眺望山下的彰化市區,把「 童軍 老師」嚇得不敢罵我們,只記得他老人家看到我們從大佛的「耳朵」孔洞,東張西望時;他一改平日凶悍的樣子,要我們慢慢的、安全的,小心爬下來就可以。誰知一到地上,「 童軍 老師」立刻板起臉孔,要我們每人「交互蹲跳」一百下,因為老師說我們「精力太過旺盛」。

初中畢業以後,我隻身前往台東唸書。由於是第一次離開家,午夜夢回,老是夢見家人的歡笑,跑出家鄉「老屋」的景色,不然就是牽掛著田裡種的韭菜花還沒收成,更是老惦記著「蕃茄花」還沒點「動」。「動」是一種外來音,意思是花粉的「媒合藥劑」……這一切,就讓我想起八卦山山上的大佛。我們常說,「佛法無邊」,所以不知有多少的夜晚,我獨自坐在床頭,遙向佛陀祈求。但願遊子遠遊的時刻,爸爸媽媽平安健康,兄弟姊妹順順利利。

彰化八卦山上的大佛,是我的守護神,而彰化是我的故鄉,我多麼愛這彰化八卦山上的大佛。

多年了,我走上佛教這條路,我的然燈古佛,不正是這尊彰化八卦山上的大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