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授的慈悲與智慧教導(八十四)(善用因緣 自利利他)
發布日期 : 2023-05-28 01:12:50
教授的慈悲與智慧教導(八十四)(善用因緣 自利利他)
剛才整理到金剛經最後一講,第三十八講之一,教授講過的:我們真的能夠跟人家一起分享佛法,這個是世間最愉快的,在我教學的過程,我不希望我的學生,他的成就跟老師一樣,學生如果沒有超越老師,這個老師是笨蛋。就像那個放映機一天到晚只是放放放,學生一定要超越老師,自己去弘揚一方,每個人都能夠比我的體會更深,
大家一定要為人演說, 但是我的為人演說,你不要在乎人多人少,在乎的是你給人家的是不是正知正見?
你是不是真的把道能夠真正的弘揚出去。
又說到:
我們對這些情與無情的眾生,大家一定要真的發心,
好好的去覺知, 覺知他們的煩惱,但你要去覺知他們的煩惱之前,一定要先覺知你自己, 你怎麼覺知自己?
當你在煩惱時,你的佛性, 那個能,要馬上起作用,
覺知我現在在煩惱了,覺知所有的煩惱都是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,為什麼?因為他是緣生緣滅,在這一個角度,它會產生這樣的現象;在另一個角度它又會變了,所以是緣生緣滅,你只要心情稍微一個改變,你的覺性一來, 那個煩惱就沒了。你很高興的時候,你也馬上提起自己的覺性,哎呀! 我現在在高興,我為什麼會高興?喔!是因為我現在剛好很順心,但是你要知道那個順,它也只是像空中的雲一樣,不管是悲傷的雲、還是高興的雲,它們在空中都是偶爾的存在,他不可能永遠存在,因為只要緣稍微一調整,一陣風,雲就被吹走了。你想想看,陽光大一點,雲馬上變成水蒸氣,所以我們要清清楚楚的要把覺性提起來。
每次整理時,總覺得教授在教我,現在我正需要的,給我可以自利利人的方向與作法,教授在這裡提醒我們要清清楚楚的把覺性提起來。
以下是我的感想:如果我能夠提起這個覺性,覺知
雖然有些事情發生了,但我們知道是當下的緣,所以才讓我們產生不好的感受,這不好的感受,比喻如烏雲在我們的上方,烏雲密布、黑天暗地,讓我們難受,讓我們心情低潮,
但當這個雲遇到不同的緣、不同的條件,如一陣風來,他就會煙消雲散。
「慧風掃蕩障雲盡」,智慧如風 ,一個有智慧的人,不會讓自己一直停在過去的緣產生的情境,要馬上覺察到:緣變!結果就會不一樣,在緣上下功夫, 用心經營好的緣 ,讓條件改變, 結果就會不同。
人生像一個實驗場,有時加了不同的元素,看著那東西會起物理變化、起化學變化,所以,不用太被眼前發生的事影響自己的心情,更不用說:過去發生的,也已經過去了,
而一直抓取,讓自己一直難受。重心應該放在:如何讓我們和他人都能皆大歡喜,用心的方向不同,相信結果也會不同。
想要的結果,也好像一個很大的工程,考驗著我們的智慧,過程需要不斷的成長與修改,更考驗著我們的耐心,如燒陶,要高溫、時間要夠久,才能產生好的作品。
每個人的這輩子都有不同的功課,就像每個人要交出的作品不一樣。我曾經聽過:當我們在受苦的時候菩薩都知道,也會很慈悲的希望我們趕快離苦得樂,但是他更知道,不能出手馬上幫助,因為,這是粹煉讓我們成長、幫助我們變得更好的機會,所以菩薩會忍住,不會出手馬上幫忙,
但會一直在身邊陪伴我們度過。
祈願:在這過程中,我們都能遇到良師益友,一起相伴、一起走過、一起分享經驗與成果。
教授說:各位一定要記住,我並沒有要你們像出家和尚
我只是希望你們能夠讓你的家庭,在你的環境、你生活的環境裡邊,真正去落實去照顧你的家人,你把他們教好,你的親人把他教好,你自己跟你有緣的這個地區,你能夠去好好的弘揚。
最近身邊的人,不管是親人、客戶、朋友跟我訴說著他們的苦、他們的煩惱,看到這一段,教授對我們的期許
自己感受很深,希望自己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,可以幫助大家離苦得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