栴檀樹光足行神與微妙光明足行神,談以身作則的細微處
「栴檀樹光足行神,得以香風普覺一切道場眾會解脫門」這句,清涼大師註解說:『圓音警物,等「栴檀」之「香風」;暫一熏修,「覺」身心之調順。』所謂『栴檀』,是指香料中最殊勝的「香」,西方社會遇到貴客,接待客人就會以「香」來待客,就如同中國人以茶來待客一樣。寶香,不管是燃香或是以末香來接待最貴重的賓客。所以寶香,指的是栴檀香,也就是佛經中的「牛頭栴檀」。這「栴檀樹光足行神」指的是我們走在修行的成佛之道,要如同面對最尊貴的賓客來訪一樣,身口意業的言行舉止,處處都散發出最殊勝的「香氣」一樣,所以修行的法門是:『香風普覺一切道場眾會』。從這引伸出來,人聞著這個香氣,自然神清氣爽。因此這「香風」代表的是「戒定真香」,真香就如同栴檀樹的味道一樣,我們要修行,起步就要勤修戒、定、慧,如此心放光,身自然放香。前面的足行神是要建構我們修行人的榜樣、修行人的模範;更要以音聲說法,以好的形象來化度大眾。如此言教、身教、意教,念念不忘一切眾生,心心希求眾生早一天破迷開悟,轉凡成聖,這是「香風」的心;那起步一定要勤修戒、定、慧,如此:『普覺一切道場眾會』,也就是不管是在家、出家;不管是在工作休閒,起心動念,言語造作都如此的像是『栴檀樹』般的,讓有緣的眾生不管是家親眷屬還是法眷屬,都『普覺一切道場眾會』,這樣的『足行』,真是妙不可言。
「蓮華光明足行神,得一切毛孔放光明演微妙法音解脫門」這句,清涼大師認為淺顯,大家都能體會。『蓮華光明足行神』的蓮華,是表出污泥而不染般的清淨,也表達圓滿的意思。我們說過蓮花,是因、果同時,也就是蓮花在成長的時候,花雖然還沒有開,但花苞中就有蓮蓬,蓮蓬的裡面,就有蓮子,所以這是代表因、果同時,沒有先後。佛用它來表法,這個意義很深。我們從這個地方能夠體會到「因地心」中,原來就開始是「果地覺」,這樣智慧才能夠現前。所修學的法門是:『一切毛孔放光明』,這是指的是言教與身教,在舉手投足中,所流露出的「肢體語言」,就如同每一毛孔,都『放光明』。所以說『演微妙法音』的「演」,是表演,也就是「說唱藝術」,也可以做為演說解。從這「一切毛孔放光明」的表演;到後面說的「演微妙法音」,可見佛很重視教育的『演、說』,因此老師不是唯唯扮演經師就好,『身教、言教』都含攝其中,這才是『蓮華光明足行神』的啟示。
「微妙光明足行神,得其身遍出種種光明網普照耀解脫門」這句,這「微妙光明神」其身遍出種種光明『網』的字,我們可以看出他不只是重視身教,更重視身教的微細部分,例如講話的用字淺詞時的語氣,手勢,等等形象。這『其身遍出種種光明網』,其中,光是智慧的自受用;明是他受用,而「光明」屬於大的樣貌,而這「樣貌」是重重的『網』所交織而成,是細相。例如日光燈可以照亮,其實它是從無數的發光「交織」而成的,這「交織」就是『網』。而這『網』我們在華嚴經中,隱含著自性本具的圓滿智慧,般若智慧,圓滿的德『能』,所以我們也常以萬德萬能來形容圓滿的相好。我以『微妙光明足行神』的「微妙」,指的是真實的智慧、德能,假的,一如只有日光燈的燈管,沒有那『自性』的發光,如何「交織」成微妙光明的日光燈呢?可見我們對人事物如果不真心,那是自性被五蘊障礙住,如『能』真的發心,那才有微妙的智慧顯現出來。真實的是真心,沒有真心,那就是虛妄心,就是意識心起的利益自己的私心,所以就叫妄心,妄心就不妙,真心才微妙。儒家的教學,師生都要「誠意、正心」,從這裡下手;佛法也一樣,從至誠心、深心、迴向發願心下手。可見,要修行要真心,而不是以虛妄的意識心喊喊就可以。但我也常說,「意識心」很重要,有了想修行的意識心,久了,摸索久了,福報一具足,善知識一出現,那真誠的德能一啟動,也就是「微妙光明足行神」就來了,這時就知道要如何修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