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內容

一場病,無限感恩。

發布日期 : 2013-12-26 23:50:51

一場病,無限感恩。

民國六十一年,我服過預備軍官役即將回學校教書的那一個暑假,我利用開學前的空檔,到新店的耕莘醫院「動手術」,將惱人的「鼻竇炎」徹底的開刀治療。當時的主治醫師是知名的耳鼻喉科專家一一李宏生大夫。我太太還懷著小孩,牽著我的女兒,在病房日夜照顧著我。

當時因為怕彰化老家的「家人」操心,不敢跟家人說我住進醫院,動「手術」的事情,因為那個年代,動「手術」治療,可是天大地大的事。可是據媽媽說,他打了幾通電話到我租住的宿舍,一連十多天都沒有訊息,所以只好跟著爸爸到我服務的學校來「找人」了。而這天,也剛好是我「病癒」出院,回到租住房子的時刻。學校的老師陪著爸爸媽媽剛踏進我租住的家門時,看到因為我的身體違和,以致於讓老人家奔波、『焦慮』的樣子,我更是難過得掉下淚來。

而這,已經是三十七年前的往事。掛念我、關心我的爸爸、媽媽,早已不在,但當年讓他們牽腸掛肚的『歉咎』以及萬般不忍的「自責」,仍然沒有絲毫減少。

這陣子感冒了,以往幫我看診的「 柯 醫師」又不知搬到哪裡去?所以我一方面在鄰近的「耳鼻喉科」診所請他們診治;一家又換過一家,就是沒有起色。雖然如此,但從講經以來,我一直把我皈依的師父一一仁得法師,當我的榜樣,尤其他老人家遇到疾病的態度,「不管它」的哲學,我也學會了。仁得法師常跟我說,年紀大了,身體又不好,能工作的時間越來越少,所以要把握這「未死」的時刻,趕快的做,認真的做。我從他五十多歲陪他在曼谷因腸胃疾病動手術,到他今年七十多歲,進出醫院,不知凡幾,但他就是從不將生病放在心上,尤其一動過手術,立刻回寮房工作的例子,我看得太多了,可是到最後,他還是活得越來越年輕、越有幹勁,我從中是得到真實的信心與啟示的,因而,感冒以來也不理它,照樣工作、照樣上課。

一個多月之後,學生「管」起我了。於是,他們幫我掛號,逼我看醫生,檢查的結果才知道,原來是「鼻竇炎」手術之後約十五年至二十年,經常會有「囊腫」,必須動顯微內視鏡手術,將「囊腫」的膿劃破,讓膿流出,才能痊癒。

算來,我是在「鼻竇炎」手術之後的三十七年,才有這「囊腫」,可見當年為我作手術的醫師,是多麼細心、高明,讓我非常感念他老人家。而這次的生病,又有這麼多的好友,如此的關心,熱心的為我安排看診,讓我非常感動。

真的,一場病,就有多少的感恩;在我成長的過程中,是因為有太多太多的人,默默的成就我,才有我這「糟老頭」。所有成就我的,不管是直接、還是間接,我都發自我的內心,無限、也無量的感恩著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