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內容

追念香港永惺法師

發布日期 : 2016-06-01 16:00:00

  追念香港永惺法師

 

 

 

 

 最後一次拜見永惺長老,是在參加我的恩師一一覺光大師圓寂法會後,心想當年每次來晉見覺光長老時,長老都會叮嚀我:「有沒有去拜見永惺長老阿?他老人家的文章很好,又一心一意在辦理教育,是您的榜樣。」所以,和幾位好友就匆匆的與永惺大師的侍者,請他跟老人家報告,我是台灣來的教授,也是覺光大師的皈依弟子。很快的侍者師父通知我,師父也想看看我,要我們立刻到他的精舍。要進去拜見老人家時,侍者再三的提醒我,師父最去法體欠安,已有一段時間不見客人了,所以要我們不要叨擾太久。

   

 

 

 

 我一進去,師父還躺著,他要侍者扶他上來,看到他老人家一向壯碩硬朗的身體,整個瘦了一圈,心理相當不捨,趕忙親自動手,扶起他老人家坐在沙發椅子上。我跟他老人家報告說:「師父!我只是來向您老人家頂禮的,您不要忙。」但是他老人家堅持要我陪他坐一下,還跟我說:「我跟您師父最有緣了,先後都是從東北來的,當年看到英國人不重視中國人的高等教育,所以成立佛教聯合會,創辦能仁書院,後來……;沒想到七十年過去了,今天您師父圓寂了,我很想去送送他,可是身體不作主,您要跟您師父說一下喔。」我們一夥好朋友,立刻頂禮這位天台的祖師,也怕影響他老人家的心情。沒想到,這一別,送走了我的恩師,也送走了恩師指定要我學習榜樣的永惺長老。

 

 恩師與永惺長老,一生落實「人間佛教」的理念,將佛陀的「悲智」,實踐在社會福利事業,也推動了僧伽以及世俗教育事業。我的恩師覺光長老的紀念文章,除了在他老人家七十歲與八十歲的『紀念專刊』有一些專文外,但真正的文章仍未出版。而就在我走訪日本佛教的延曆寺、龍安寺、以及仁和寺 時,朋友忽然通知我的,使得我無心於參訪,特將我所認識的永惺長老,寫出這一鱗半爪,分享朋友。永惺老和尚的法名演霖,別字永惺,是生於1926年,祖籍中國大陸的遼寧喀喇沁左縣,是天台宗第45代教觀總持的祖師。(覺光長老是44代。)永惺法師12歲時,依常修老法師出家,21歲受具足戒於瀋陽市護國萬壽禪寺。後又求學於哈爾濱觀音寺佛學院,以及青島湛山寺佛學院,在倓虛、定西長老座下攻讀三藏教典。他老人家於1948年到香港,就讀於華南佛學院;1951年,法師隨定西長老等創立東林念佛堂。其後數十年間,法師先後開創香港菩提學會、西方寺、東林安老院、菩提護理安老院等。同時永惺法師,也是本著人間佛教的精神積極的從事教育事業,曾辦菩提佛學院、華夏書院、真理英文中學和能仁書院。在20141116日,恩師一一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圓寂後,永惺長老被公推為榮譽會長,繼續負起香港佛教界精神領袖的重任。而老和尚一身念念不忘的是培育僧伽人才,在教育事業方面,辦有菩提佛學院、華夏書院、真理英文中學,並辦有多間幼稚園,所以我的恩師一直要我學習長老的辦教育精神。此外,曾於海城興辦三學寺尼眾佛學院,並在2006年初,接受遼寧省朝陽市宗教局及文化博物館之邀請,策劃興建「東北佛學院」,以續佛慧命。

 

 回顧老和尚的一生,曾擔任國內外佛教寺院、社團等多項要職;如香港佛教聯合會副會長、香港僧伽聯合會副會長、香港菩提學會會長、西方寺(開山)住持、遼寧省朝陽市佑順寺研修學苑主席、馬來西亞亞庇普陀寺住持、山打根慈雲寺 住持、美國德州佛教會主席、西澳菩提寺創辦人等。而且創有《菩提月刊》,聯合港九大小佛教團體組織「此岸──彼岸」弘法會,舉辦弘法展覽會及大型佛學講座,廣施無畏,以利樂有情為鵠的。他老人家的著作,非常豐富,出版有《永惺法語錄》、《佛學問答》、《永惺上人開示錄》(一)、(二)、(三)、《永惺老和尚法語集》等。他的慈心悲願,以及勇猛精進的精神,實為我們學佛者的典範。